做好“衔接” 开新局
产业融合 农民受益
乡村振兴涵盖了乡村的方方面面,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。只有乡村经济发展了,才能富裕农民、繁荣乡村,也只有乡村产业兴旺,才能吸引更多外来资源和人才。
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是党中央对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,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,也是拓宽农业增收渠道、解决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探索发展多种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,推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、休闲旅游等一体化融合发展,农民不仅能从农业提质增效中获得收益,而且也将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。
因此中央提出,要加快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,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,统筹县域产业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基本农田、生态保护、城镇开发、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,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,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,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。可以预想,“十四五”时期,乡村产业振兴势必推动乡村成为产业兴旺之地、城乡居民宜居之地,万亿农民终将受益。
严守“底线” 防止返贫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。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、耕地资源紧张的大国来说,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底线性目标。
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,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更为重大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不仅不能削弱,而且必须强化国家粮食安全。保障粮食安全,重点要夯实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。其中,藏粮于地的核心是耕地,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,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,强化耕地保护。而藏粮于技的核心是种子,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,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
2020年,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伟大成就,现行贫困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了解决,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。但是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,目前,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,部分农村人口仍然存在返贫致贫风险。为此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和帮扶,防止规模性返贫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要求,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底线性要求。(校对/李英卓)